赛事采访|行业老兵张明分享算法大赛攻略,以稳健求胜获赛题全国第一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13日

随着第三届琶洲算法大赛决赛名单的揭晓,我们特别邀请了在该大赛的物流优化和智能调度两大赛题上分别斩获全国第一和全国第三佳绩的张明接受采访。张明虽已步入不惑之年,但对技术的追求依然十分有热情。在此次采访中,张明分享了他参与琶洲算法大赛的心路历程,以及对大赛的认可和展望。


传统与前沿并蓄,比赛斩获佳绩

张明坦言,自己更擅长于一些传统算法,如机器学习、遗传算法、变分理论等。这些“老将”在他的技术工具箱中仍占据重要地位。然而,他并未止步于此,对深度学习、大语言模型等前沿技术保持着高度关注和学习热情,不断拓宽自己的技术边界。去年,他参与了大数据与决策(国家级)实验室主办的全国大数据与计算智能挑战赛,斩获了第二名的好成绩,证实了他在算法领域的实力和持续探索。



初入大赛显实力,稳健策略赢佳绩

去年,张明偶然得知了琶洲算法大赛的消息,并被智能调度和物流优化两个赛题所吸引。这两个赛题都涉及资源分配优化,与他当前负责的项目高度契合。于是,他决定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参赛。对于参赛成绩,张明表示一开始预估的只是中上水平。但最终,张明凭借丰富的编程经验和稳健的算法策略,在比赛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对于这两个赛题上的成功,张明认为关键在于选择了自己擅长的技术路径,只要想好思路,便能迅速通过编程实现。


谈参赛的心路历程与反思

“从初赛到复赛,这长达两个月的比赛过程,对我来说既是一次技术的磨砺,也是一次心理的考验。”张明在接受采访时感慨道,“最初,面对复杂的赛题,我也曾感到迷茫,但随着对题目的逐渐深入,思路也逐渐清晰起来。”

然而,在智能调度的复赛中,张明遭遇了意想不到的挑战。“我们发现数据特性有所变化,在工序选择上算法还有一定的改进空间,但由于时间紧张,没有完全优化” 张明回忆起那段经历,仍显得有些遗憾,这一经历也让张明深刻认识到,在算法竞赛中,每一个细节都至关重要,要对可能出现的任何问题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和评估。


解析琶洲算法大赛的独特价值

谈及琶洲算法大赛对算法发展的促进作用,张明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该大赛的最大特点是紧密结合工程实际,为参赛者提供了广阔的发挥空间。与偏学术的竞赛不同,琶洲算法大赛更注重场景复杂性和任务多样性,更能体现算法的实际应用价值。张明表示:“这种与实际紧密结合的比赛模式,不仅有助于我们在算法领域取得更大的进展,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将技术应用于实际工作中。”